李維&周深 《貝加爾湖畔》
李維&周深 《貝加爾湖畔》
彼得·林奇的25条黄金规则
彼得·林奇是个投资奇才,作为一个著名的基金管理人,他的思维更现代、投资技巧更新颖复杂,但我们从以下投资规则中能够看出,在骨子里他依然是与格雷厄姆、巴菲特一脉相承的基本面分析派:
1.投资是令人激动和愉快的事,但如果不作准备,投资也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2.投资法宝不是得自华尔街投资专家,它是你已经拥有的。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投资于你已经熟悉的行业或企业,你能够战胜专家。
3.过去30年中,股票市场由职业炒家主宰,与公众的观点相反,这个现象使业余投资者更容易获胜,你可以不理会职业炒家而战胜市场。
4.每支股票背后都是一家公司,去了解这家公司在干什么。
5.通常,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公司业绩与股票价格无关。但长期而言,两者之间100%相关。这个差别是赚钱的关键,要耐心并持有好股票。
6.你必须知道你买的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要买它,“这孩子肯定能长大成人”之类的话不可靠。
7.远射几乎总是脱靶。
8.持有股票就像养育孩子,不要超出力所能及的范围。业余选段人大概有时间追踪8~12家公司。不要同时拥有5种以上的股票。
9.如果你找不到一支有吸引力的股票,就把钱存进银行。
10.永远不要投资于你不了解其财务状况的公司。买股票最大的损失来自于那些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仔细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确认公司不会破产。
11.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股票。最好的公司也会有不景气的时候,增长停滞的行业里有大赢家。
12.对于小公司,最好等到它们有利润之后再投资。
13.如果你想投资麻烦丛生的行业,就买有生存能力的公司,并且要等到这个行业出现复苏的信号时再买进。
14.如果你用1000元钱买股票,最大的损失就是1000元。但是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你可以获得1000元甚至5000元的收益。个人投资者可以集中投资几家绩优企业,而基金经理却必须分散投资。持股太多会失去集中的优势,持有几个大赢家终生受益。
15.在每个行业和每个地区,注意观察的业余投资者都能在职业炒家之前发现有巨大增长潜力的企业。
16.股市的下跌如科罗拉多州1月份的暴风雪一样是正常现象,如果你有所准备,它就不会伤害你。每次下跌都是大好机会,你可以挑选被风暴吓走的投资者放弃的廉价股票。
17.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智力在股市赚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的耐力。如果你每遇到恐慌就想抛掉存货,你就应避开股市或股票基金。
18.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操心。不要理会周末的焦虑和媒介最新的恐慌性言论。卖掉股票是因为公司的基本情况恶化,而不是因为天要塌下来。
19.没有人能够预测利率、经济形势及股票市场的走向,不要去搞这些预测。集中精力了解你所投资的公司情况。
20.分析卅家公司,你会发现1家基本情况超过预期;分析刘家,就能发现5家。在股票市场总能找到意外的惊喜——公司成就被华尔街低估的股票。
21.如果不研究任何公司,你在股市成功的机会,就如同打牌赌博时,不看自己的牌而打赢的机会一样。
22.当你持有好公司股票时,时间站在你这一边,你要有耐心——即使你在头5年中错过了沃尔玛特股票,但在下一个5年它仍是大赢家。
23.如果你有足够的耐性,但却既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与精力去自己搞研究,那就投资共同基金吧。这时,投资分散化是个好主意,你该持有几种不同的基金:增长型、价值型、小企业型、大企业型,等等。投资6家同类共同基金不是分散化。
24.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美国股市过去10年的总回报排名第八。通过海外基金,把一部分投资分散到海外,可以分享其他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好处。
25.长期而言,一个经过挑选的股票投资组合总是胜过债券或货币市场账户,而一个很差的股票投资组合还不如把钱放在坐垫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f1CLmsBmWM
关于AMD的投资逻辑[ZT]
关于AMD的投资逻辑
感觉几百年都没有更新过专栏了…
去年在上一家的公司的时候,写过一篇推票的文章,推的是AMD,结果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发出来,后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结果今天在知乎的草稿堆里面,发现这篇旧文,一时兴起,打算重新把当时买AMD股票的逻辑梳理一遍。
-正文-
part 1
在去年 Alpha Go 打败李世石后,曾经写过一篇专栏,叫做人工智能的投资主线(https://zhuanlan.zhihu.com/p/20633831),大意是提到Alpha Go 的胜利,意味着一个产业链的确定性信号,这上面会有很多新的需求出现,也意味着投资机会的涌现,而我自己看到的一点,就是算力市场的需求爆发:
回到人工智能,这个产业上,我个人看到的一点就是并行计算海量大规模数据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本质上是算力市场的需求爆发。
其实,当时我指的这个市场,就是GPU市场,GPU是并行计算海量大规模数据的最佳载体,这是能带来PE估值,E端收益提升的关键要素,而同时,挂靠者人工智能、云计算、无人车等因素的概念,P端的估值也能带来疯狂提升,形成戴维斯双击。而当时二级市场最好的对标企业就是英伟达。
曾经在另外一个地方,回答过一个关于英伟达的问题,问的是:英伟达的长期驱动力是什么?长远看,你觉得能成为什么样格局的公司。
把当时的回答直接粘贴过来:
英伟达这只票,最开始也是个朋友推荐给我的,奔着VR概念股去。后来我在翻阅了公司的电话会议稿才发现,公司的野心远没有这么简单。
一开始市场对他的认知估值还停留在GPU硬件生产商这一上面,对应的是PC市场快速下滑的宏观环境,所以估值属于硬件生产商区间,也不性感吸引人。后来随着股价上涨,引起更多的注意之后,市场对他的认知才开始从跟VR概念沾边的硬件厂商,转变为人工智能概念股。估值也开始进入另外一个区间。
按照公司自己的财报分类,目前四大业务,1 gaming 2 .professional visualization. 3 datecenter 4.automobile落地到现实中,分别对应游戏显卡,VR游戏开发环境,GPU云计算平台,无人车。终极远景是做一个类似电影《终结者》里面那样的Skynet。按照资本市场的尿性,这种最in最潮流的概念的,集合到一个行业龙头企业上面。是非常非常受欢迎的,因为人们喜欢故事,更喜欢有能力把故事变成现实的企业。而刚好英伟达就是这么一家龙头企业。如果英伟达有能力实现这些项目,那么他很有可能成为一支 tenbagger 的股票。
另外一个方面,目前的算力市场增长,也给了芯片制造商很大的需求空间,尤其是深度学习和VR这两个项目带来的临近需求,让一批芯片厂商有了更多拿订单的机会。这让这些企业一边说故事的同时,一边还有机会改善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创造一种戴维斯双击的幻象。
英伟达目前跟微软,脸书,宝马,奥迪,vivlo等一系列一线厂商合作无人车,人工智能,VR等项目,在他的官网,投资者关系里面,还有更详细的云计算和无人车两个子项目收入增长情况(没有在季报中披露),印象中虽然基数不高,但是都保持在了yoy 30%左右的增长率。这两项指标作为衡量市场预期的业绩指标相当重要,建议长期关注。
所以,通过英伟达在市场上的表现,可以窥见整个GPU市场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半导体产业开始活跃,这是投资AMD和NVDA的这类销售“水铲和牛仔裤”公司的时代大背景。
part 2
回到AMD上,当时我关注的重点主要在Nvidia上面,但是AMD爆出一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AMD和一家叫做天津海光的公司,在中国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而天津海光的背后股东是中科曙光。这家合资公司的成立,意味着AMD获得了一笔2.9亿美金的专利授权收入,极大的缓解了当时AMD紧迫的现金流。同时,中科曙光的体制背景,也帮助AMD在未来有可能打开中国军方、政府市场埋下了希望。受此影响,股价从3美刀暴涨到了4美刀左右,涨幅接近50%,图形也变的非常好看。
之后,我整理了一些AMD过去几年的资料,以及近期的发展状况,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写在了之前的那篇文章里面,直接粘贴过来:
如果说二十一世纪初的五年,是 AMD 最辉煌的五年。那么过去五年,是 AMD 是最梦魇的五年。过去五年,AMD 曾经连续7个季度亏损,股价达到历史最低1.61刀,更是经历过三任 CEO更换 ,其首席财务官、首席芯片架构师离职等事件。
萎靡不振的 AMD 背负着高昂的负债,市场一度担心他是否会破产,更是讥讽他的核心竞争力为PPT制作和大楼售卖,因为每一次产品的PPT发布,和拿到手上的差距都太大,市场份额从40%滑落到了20%,唯有靠出售固定资产大楼才能苟延残喘。
总结了下,过去五年, AMD 股价剧烈波动时期都发生的相关事件:
1.2011年1月,AMD 的 CEO —dirk meyer,突然宣布离职,公司由 CFO —Thomas Seifert暂时接手,市场认为 AMD 有重大战略缺陷,尤其没有布局移动市场,股价下跌15%。
2.2011年7月的时候,AMD 在季报中发出了确定性较强的下季度财务指引,市场预估 AMD 的市场份额会逐渐恢复,毛利率会提高,受此影响,股价上升16.1%。
3.但是,在2011年第三季度中,AMD 于盘后发布了季报盈利预警,预期复合增长比只有4%-6%,远低于之前的8%-12%,并且其落后的工艺缺陷受到市场严重质疑,怀疑技术储备落后Intel 2-5年,股价下跌9%。
4.2012年,7月20日,受 PC 市场衰退和市场份额持续下降影响,AMD 被大量评级降级,Bulldozer 被认为是不太成功的产品。股价继续下跌12%。
5.2012年9月,CFO Thomas Seifert 因为对公司CEO Rory Read 缺乏信心,选择离职,作为 CFO ,其工作要负责大部人投资者关系,首此次事件影响,AMD 股价下跌10%。
6.2012年底,AMD 经历重大人事变动,公司宣布裁员 20%-30%的员工,同时期,标普认为AMD 的新产品 Z-60 并不能产生好的市场效应,将其公司债券评级降为 BB-评级,股价下跌14.4%。
7.2013年5月,鉴于对新产品并未造成市场份额的反弹,并且对于未来的情况出于进一步担忧,高盛降级了 AMD 的评级,股价下跌 12。9%,达到 3.47 美金。
在此之后,AMD 还经历了2014年,台湾人苏姿丰接任了新的 CEO 一职,原 CEO Rory Read 离职,2015年底,首席架构师 Jim Kller 再次离开AMD。
总结起来,我认为 AMD 过去不断下跌的原因,大概就是三个
- 公司产品战略出现问题,致力于推崇的 APU 产品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新增市场,主要应用will、xbox、ps等主机市场,主机市场远不如PC市场广阔,且毛利润较低,表现不尽人意。
2.过去五年,换了三任 CEO ,CFO 离职,大规模的裁员,公司无论是管理层还是执行层,人事变动都剧烈频繁,造成了与投资者,评级机构之间的信任困境。
3.市场的反身性,叠加不断证实的预期,恶化的财务环境(总资产仅有31亿美金,负债却高达35亿美金),导致 AMD 股价下跌处于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在翻阅 AMD 的年报中发现,AMD 光是2016年,就要偿还9亿美金,而在过去四年,AMD 的经营性现金流平均为负的2亿美金,不仅挣不了钱,欠的钱还越积越多,倒闭的阴影笼罩在这个公司头上。
可以说,如果事态继续下去,AMD 很有可能会面临破产的局面,被收购看起来是个出路,中国落后的芯片产业,也很需要像AMD这样的落魄贵族前来救援。可是芯片行业是个技术进出口监管的禁区,而且很多技术都是从像 Intel 这样的企业买来的。
于是整个事情的转机就从这里开始了。
在2016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披露,AMD 将与天津海光先进技术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一家合资公司,共同研发适用于国内政府和军方的芯片项目。后者将根据项目进度,分期向 AMD 支付2.93亿美金,同时,会根据销售情况与AMD 分成。而这项技术,是采用的 X86 的芯片的公版技术,说的通俗一点,X86 的基础技术是Intel的,但是AMD卖出来的专利技术是利用基础技术自己搞出的自有专利技术。
而天津海光先进技术投资有限公司,是中科曙光的控制子公司,其背后是赫赫有名的中科院,这笔交易的达成,不仅帮助 AMD 缓解了短期内的现金流压力,更是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服务器市场,一个服务于军方和政府的垄断市场。受此消息影响,股价直接上涨 52.3%。
另外一方面,2016年,可以说是 AMD 大规模发布新产品的元年,包括第一次尝试恢复中端显卡市场,而推出的 Radeon RX 460 470 480。性能提升达50%的第七代 APU 。以及重中之重的产品——新一代的芯片 “禅宗(Zen)”。
有分析报道认为,过去 AMD 产品表现不佳的原因在于从2007年起,AMD 就致力于GPU与CPU的融合,但是糟糕的表现,说明了这不是一个太好的策略。分离产线之后,AMD 回归了市场的主流技术,采用14nm,SMT的架构,设计生产了新一代的 CPU 禅宗,这是AMD 五年来,第一次采用了跟 Intel 同一水平线的工艺。而 Intel 的下一代野心产品 10nm工艺的芯片,被推迟到了2017年发布,大概率2018年才能量产。
而AMD 最新的 CEO ,苏姿丰拥有麻省理工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更神奇的是,苏姿丰的外公和黄仁勋的妈妈是兄妹,算来她得叫黄仁勋一声“表舅”。可以说,作为 CEO 的苏姿丰在专业领域一点也不输于任何人,在最新一季度的电话会议中,苏姿丰谈到,禅宗(zen)这一款芯片的时候,额外的激动,连续用very、very这样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激情,愿意给每一位到台湾参加 AMD 电子产品展示的朋友介绍禅宗(zen),并且表示禅宗(zen)的良好表现,将会带动PC、笔记本、服务器等一系列市场,预计2016年下半年,AMD 将会恢复正向现金流。她自己更是在 2.35 美金的位置,于二级市场增持了 AMD 的股票。
如果说,过去五年,AMD 股价下跌的逻辑为烂产品、烂财务、烂预期,那么现在,AMD 就是雄心满满的新产品、中方扶持的救命钱、以及所有负面因素都已 Price in 的底线价。所有的一切,都会赌在禅宗(zen) 这一款新产品上,天时地利人和,以及不成功就只能成仁的决心。
这是我去年梳理出来的一篇关于AMD公司的历史问题,以及未来遇到的机会。因为当时这篇文章想的是有可能会发展公司的公众微信号上,所以有些口语化的思考就保留了下来,现在自己专栏,倒是想这么写就怎么写了。
投资AMD是我过去一年,找到的一家最有趣的公司,有趣的地方在于,这是一家典型的困境反转型标的。当时的AMD其财物指标已经烂到极限,市场根本无法对其估值,传统的PE、DCF指标基本都失真,连管理层自己都不知道下个、下下个季度的销售状况会怎么样,这对于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反而是一种优势,因为企业的影响因子减少了,那么可以多考虑一些别的因子。
当时的AMD在市场上,烂到什么样呢?这个五力图形,是AMD现在的资产、估值、股价的图形化,这已经比我第一关注他的时候好了很多。
当初我第一次,关注他的时候(大概在2016年5月份吧),其面积只有现在的一半,净资产为负,收入逐年递减,利息倍增,净利润为负,现金流紧缺到分分钟倒闭的样子,唯一值钱的就是楼。随后,我又去咨询了一些码农,包括曾经在AMD待过的码农,技术评价也一如人意的一个字概括:烂。
AMD负面因素很多,但是大部分如我前面所说,已经price in。另外一方面,这里面很多问题也都还没有到致命的程度,尤其是缺钱这个问题。虽然从金融的角度来说,现金流接近断裂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但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反而都不算问题。有时候,需要去辨别,缺钱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腾讯在发展初期,因为用户增长过快,服务器成本上升过快,缺钱缺到一度差点想卖掉产品。网易在互联网泡沫的时候,不仅融资出现问题,还被专利官司缠身。美国的商业地产公司GGP,在08年次贷危机的时候,因为外部融资环境恶劣,大规模债务到期导致进入破产程序,而后又从泥潭里面出来。甚至包括韩国的一些汽车公司在发展初期,也因为扩张过快,现金流跟不上,致使财物指标承压相当严重。
可是相对的,这些缺钱的公司,很多在现金急剧耗损的时候,又在不断的打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产品成本、专利技术,渠道优势,企业商誉,市场准备等等。这些要素的沉淀,是比现金流更重要的选择。AMD能够拿到中科曙光的合作机会,跟企业的商誉、专利技术有分不开的关系,想起以前看到的过的一句话,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都是价格问题,感受尤其深刻。
除此之外,还有两点,是我非常看好的AMD的核心原因。
1.AMD和Nvidia一样,都处于一个需求的大周期,特斯拉的火遍全球,带动了新能源汽车的火热,一批中小型相关产业链企业都拔地而起。这个道理也会适用于AMD,虽然AMD技术烂、产品瘸,奈何架不住快速爆发的芯片需求行业,不选Nvidia,那么就尝试与AMD合作,看起来是一个无比明智的决定。这种风口来临的时间窗口,让AMD给了管理层、投资者信心,无论之后是否真的能做到,至少短期内,信心比黄金要珍贵的多。
2.AMD缺钱是个事实,管理层急需资本市场融资输血,所以市值管理必不可少。资本市场归根到底是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再融资功能在整个金融产业中具有举重轻重的作用。而人工智能产业的兴起,为AMD打开了企业继续发展的空间,资本市场认可的因素,这是市值管理的外因。而新上任的CEO,苏黎姿不仅有极佳的专业背景,还有为董事会创造股权利润的需求,这是市值管理的内因。
广阔的外部市场,强烈的市值管理需求,是当时那个阶段看多AMD公司的两个核心原因,后来也如开始所料,AMD在7美刀的时候,实行了第一次再融资,通过发优先可转换债的形式融到了7亿美金。
We are offering $700,000,000 principal amount of our 2.125% Convertible Senior Notes due 2026. The notes will bear interest at a rate of 2.125% per year, payable semiannually in arrears on March 1 and September 1 of each year, beginning on March 1, 2017. The notes will mature on September 1, 2026, unless earlier repurchased or converted
而且拜QE所赐,居然能用2.125%的利率,去置换掉之前7.25%的利率债务,我也是有点目瞪口呆。印象中,似乎还有3亿美金是通过股权和warrants的形式融资到的。
如之前所说,当时那个阶段看多 AMD 的两个核心原因,广阔的外部市场,强烈的市值管理动机,已经少了一个。那么在这之后,AMD就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就是真正能够把新产品变为EPS的阶段。
其实,相对于企业增发的过程。用新产品在市场中搏杀,是一个更长期,更富有变化的过程,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我并不是很看好AMD这样的万年老二的企业,因为这样的企业往往都会有很多看不见的细节,造成最终产品上的不尽人意,这些细微的盲点,很多时候管理层自己也未必能注意到。
这也是当时,在8刀附近出掉了AMD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自己没有精力,也没有足够的行业知识,去持续的cover AMD的新产品最终表现如何,另外一方面,我对这样的万年老二企业有天然的抵触情绪,总觉得拿在手上没有那么安全。
不过回头来看,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有时候太过于追求安全和确定性,会放掉很多夏普较高的收益。而且,就像高毅资产的冯柳所说,长期来看,股权的回报是一定比现金高的,相对于持有现金,他更喜欢持有股权。如果找不到更好的标的时,他的大多数选择都是继续持有,而且,即便缺乏持续跟踪的精力和行业知识,最大的代价也不过是承受更大的股价回撤。
从这方面来看,自己在投资上的经验还远远不够。: (
炒股15年的滴血经验 [ZT]
炒股15年的滴血经验
2017-02-19 宽客俱乐部
我炒股已15年了,我的炒股五个阶段,即,1,无知蛮干阶段;2,进修充电阶段;3,摸索探路阶段;4,归纳成型阶段;5,初见成效阶段。
由此我也深深得出一个结论,凡是真实地写下自己亲身发生的一切过程,一定是具有生命力的,不管文字本身美与否,感谢成千上万的读者,给我真诚的留言和祝福,为此,我将我多年积淀的炒股话语奉献给大家。
1、我入市三年后,发现我比一般股民表现四大突出的优点:刻苦,认真,钻研,求异。相信我能有实现跨进赢家大门槛的能力。
2、我在操作中,不断地要发现自我,改变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校正自己,永远比研究市场更重要!
3、我炒股五年后才发现,十年后才证实了炒股赚钱的指路明灯——天道酬勤。我每天在重复只做一件最简单而又最单调复杂的事情,即枯燥又无味,即寂寞无聊!只要能够坚持再坚持,忍耐再忍耐,在忍无可忍的时候,有再忍下去的毅力,始终如一不断地观察坚持记录,一天也不能遗漏,然后通过不断地归纳总结筛选,积累沉淀一定会有我意想不到的惊喜!
4、我炒股十年后,终于诞生了我的炒股总方针:追求稳定,长久,持续地获利。
5、我知道的炒股知识并不少,我在发问自己: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能够做好的又有多少?最后要问独树一帜的你有吗?十多年后的当时我肯定地说,有!可能是独一无二,我坚信!我坚持!
6、我炒股赚钱的工具——我的操作系统。
7、信号第一,铁的纪律。不受个人的情绪影响。它是从由战胜市场转变为顺应市场,由主动性交易转变为被动性交易,操作主要考虑在“应变”而不是在“预测”上。
8、抓住试盘,守株待兔。在常人看来这是愚蠢和原始的,但是真正让我炒股能够稳定,长久,持续地赚到钱的功夫还真是“坐功”。守株待兔关键是选择在哪些树下可以耐心等待,可能这个选择是几年来的心血结晶,心法相同技法却不同。
9、不听忽悠,眼见为实。我要能到手的铜,不要隔山的金子。
10、专家的话是两头堵,总是说如果……那么就会是……,一旦说对了就会炫耀自己看的多么准!一旦说错了他们就会说,我说过如果……那么……,现在是如果的条件没有满足,所以没有走出预想的行情是对的。我说,要是听专家的话炒股,想成为赢家我觉得简直是梦想。
11、我看图是打开图形向左看,先看月线再看周线,压缩图形看趋势,看方向不重价。
12、强势时不看阻力,弱势时不看支撑。
13、顺势加码要持股!逆势斩仓要离场!
14、我无意中发现当我赚到钱的一个规律,要想赚到钱,“必须要敢重仓”。我一般是在底部看好一只股票基本上就重仓,如果不是,顺势加码持股也就逐步达到重仓了。这样,一拨行情下来赚个20%——40%很容易。
但是,过去是见到大盘上涨明朗后才开始敢大买,而涨了点就卖,大盘继续涨,就在热点板块跳来蹦去频繁地买卖赚点差价操作忙个不休,或者手中分散持股几只,这样到最后一般是赚了指数不赚钱。应该是在底部区域看准机会,必须重仓,敢于重仓这是改变自己的收益的关键问题。这就是看对时要有赚大钱的豪情,看错时要有及时止损的果断。
15、自从我有了选股“本事”之后,我是坚决果断地把鸡蛋就敢放在一个筐里。要是不敢放?!说明我还没有能力找到一个结实的铁筐,也可以说还没有能力走上赢家的路。所以我就每天看管好这一筐鸡蛋就行了,我一赢就赢个盆满钵盈,我一见要输马上干净利落不用几秒钟就能逃个精光。
16、事不过三。有效站稳或跌穿应该以三个交易日为衡量标准,才能够称之为有效。
17、庄家在高位连续拉高,目的就是派发和自救,这种认识我必须“固执”。
18、明星股,不管价格有多高都会有不怕死的追星族跟风,何为胆大?无知才胆大!
19、赢家第一想到的是风险,而输家第一想到的是赚钱!
20、赢家常套在低位,一旦反转就开始赚,输家常套在高位,一旦反转就开始赔。
21、要深知股价的高山上长眠的人都得的是什么病?我认为大部分得的是追热点病高烧不退而死在山顶上,少部分得的是贪婪病。
22、洗盘时的底部是逐步在抬高,而出货时底部逐步在降低。前者经常以大阴线方式吓唬人,后者则以大阳线在吸引人。
23、除权的股票走势不填权,空喊说什么再好的分红送转的花言巧语我都不听。
24、我拿手抓住庄家的试盘手法是:多点共振且一阳穿三线。
25、我拿手抓住庄家操作态势的是:横盘—挖坑—无量—填平—放量—横盘—拉升。
26、以上两条如果能够练就把宏观和微观达到完美的结合——就能是无招胜有招,我个人经验体会是起码需要10年的时间孜孜不倦地看盘磨练。
27、我喜欢炒到的股票不是黑马,因为黑马股我是骑不住。而是喜欢能炒到小火慢炖的股票,从底部当我重仓介入的股票走势是,进二退一,进三退二,进五退三,有时甚至是进五退八。虽然这是老牛拉破车——嘎吱的股票,但是我完全不再关心经济数据和政治事件的好坏,因为基本面对于我来说毫无用处。也从不和别人说起交易的事,因为我知道没有人能够说明白。每天我也无需关心大盘在200点之内上下跳动,那是股市的噪音,它除了挑战和折磨我的神经和影响我的情绪之外,对于我的操作没有任何正面作用。我坚持的结果是优哉游哉,资金在滚雪球,一波行情下来,全年的盈利任务就轻松地完成了。
28、炒股最难的事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方向选对了之后,如何能够“坚持”!人的本性弱点是错误的寻求机会扩大化,而不是使利润继续扩大。
29、真正能让我赚钱的是能够把握住趋势,忽略小的波动,热衷于局部战役的小打小闹获得点蝇头小利无法保证全局的胜利。
30、正让我赚不到钱或者亏损的原因仍然是心理因素,固执,贪婪与侥幸,失败就是偏爱自负的人,顽固的人和不自律的人,使我重复老犯过去的低级错误。
31、部分输钱的人,宁可赔钱也不肯承认自己有错误。死要面子钱受罪!
32、该看哪本不该看哪本没人告诉我,读书走弯路是必然的。另外一本书不同人会读出不同的效果来。
33、认为股市里大多数人的行为往往是错误的。
34、大家都怕的事不一定可怕,大家都爱的事不一定可爱。
35、想赚钱就要反大众,反来反去把自己反到与庄家共舞的队伍中去了。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只研究自己的对与错,力争成为少数人,你想错它能错到哪里?
36、我的十个“不”字和两个“否定”。我是不找黑马,不追热点,不找重组的,不炒送配的,不炒除权不填权的,不炒ST股,不听股评,不预测大盘走势,不看基本面,不看证券报刊杂志,否定波浪理论,否定炒股软件(两个否定指的是不适合我,他的存在就是具有合理性)。到了我这个炒股氛围不是需要追求再学习更多的炒股知识,而是应该减肥,当我除掉自身那些我自己认为没有用的东西后,我觉得从此炒股的路子更加清晰,技术更加精湛,收益更加稳定。
37、我的三个“一”字。一生中我可能只用“抓住试盘,守株待兔”这一种方法炒股; 一生中我可能谁的话我都不会听,就听自己操作系统的;一生中我必须固执地执行自己设定的止损点,即便是有时是错误我下次也不会改变这操作一理念。
38、我赞成不要用眼睛和耳朵炒股,要用脑子炒股的理念。就是不看不听(这里指的是股评家,咨询机构的评论),用脑子独立思考。
39、凡是股市最热闹人多的地方,不会有我的影子。
40、人多的地方我归纳有五多:吹牛的多,股评的多,骗子多,赔钱人多,新人多。
41、我是待在被庄家和大家遗忘的角落里,我认为在这个角落里是最好自守孤独的地方。脱离浮躁与喧嚣,心静,不至于做出仓促的决定。
42、当我能够感觉到孤独是快乐时,我觉得这是修来了的一种仙气。那断定我的心灵一定是强大的,心灵强大就不怕赚不到钱!
43、我炒股不是走大路而是走小道,爬山坳越溪流。做不正常的人,走不正常的路。走大家走过的路,往往是捡不到什么好果子了,老跟着别人屁股后是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的。
44、股市永远都不缺机会,踏空一次,仅失去一次机会,被套一次就可能丧失很多机会。
45、能看到机会和很好地把握机会是两码事。无知是谈不到把握机会的,一知半解是把握不好机会的,只有真知才能融会贯通紧紧地抓住机会不放。
46、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卖出后能耐心等待机会的是神仙。等待不是无事可做,不是犹豫不决,不是思前怕后,等待见到机会要有一剑封喉的勇气和果断,一箭不中全身而退。等待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学习等待,善于等待。
47、行为决定了习惯,习惯决定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少到“五多”的人堆里去,近墨者黑。慢慢克服自己的贪心,狂妄自大,喜欢别人的认同,不肯承认错误,说话不算数等一些的不良行为,后面的好事就会接踵而来水到渠成。
48、世间财富分配永远是二八分成,八二分成那是暂时的。二八定律的市场是为孤独寂寞有耐心的人们而开的!
49、炒股的秘笈实质是秘而不宣。同仁堂能把牛黄清心丸的配方公布于世吗?可口可乐的配方也是如此的。真正炒股高手是待在家里静悄悄地敲键盘赚大钱。
50、我相信大盘走势的预测结论,不会在细节上有吻合或者在炒作上有具体的指导意义。有三种人能够准确预测大盘走势,神仙,疯子和骗子。既然炒股软件也是人编造出来的,那么它的买卖点也是不可信的。
51、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绝对有效分析股市的方式。如果有,股市早就不存在了。
52、炒股如果指望是看一看零敲碎打的书籍,听一听似是而非的股评,要不再加上一点秘诀,东学一招,西凑一式,合在一起就用,赢一把,两把是凭运气,赢十把、百把是遇到了牛市,可时间一长,遇到牛皮市和熊市就现了原形,仍然还是陷入亏损的泥潭里,这样的人往往表现无知者无畏。
53、理论和心理素质就像是内功,像是心法,而操作方法就像是武功的套路。内功浮燥,心法混乱,武功套路在关键时刻必然就会乱了套,跩了大跟头那是必然。内功雄厚扎实,心法清晰明确坚定,这样的人往往表现大智大勇。
54、炒股的心法是什么?你看!均线在骗,K线在骗,技术指标在骗,成交量在骗,业绩在骗,重组在骗,送配在骗,股评家在骗,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在骗,整个归结股市就是一个“骗”字。下跌当中老是补仓,越跌越补,越补越套,抄底过早而被深套,这些人就是想及早捡便宜没捡到犯了一个“贪”字,股票涨了不卖,越涨越是不卖,结果不是被急跌或者阴跌把自己的利润又给吐回去了,或者是追高,而被套死。整个归结就是一个“贪”字。骗子非常喜欢爱贪的人,爱贪的人没有不被骗的,这是一对幽灵终生陪伴你我,所以股市的心法就是认清两个字,一个是“骗”,一个是“贪”,只要是心法清晰,明确,坚定,这样的人在接招时永远是得心应手,井然有序。
55、炒股初级阶段经常是盲目崇拜。不是说向谁学习就一定能学成,巴菲特不是好学的,何况股市里的假巴菲特太多了。尤其是读几年金融专业再出国打了个滚,根本就没有大资金炒中国股票的实战经验,把国内国外的东拼西凑,断章取义,生搬硬套,就敢写书夸夸其谈的毛手毛脚的小伙子多于牛毛。
56、我说赢家门前挂有“稳”字牌匾的有三道大门。第一道是稳赔,第二道是稳不赔不赚,第三道是稳赚,最后才能跨进赢家的大门,那是稳定,长久,持续地赚钱。没有5年以上是不能真正走进第二道门槛里的。没有10年以上,是不能稳定获利的。20年后,你可能在股市里为所欲为。但是我认为,时间跟人的炒股经验没有必然成正比例关系。股市不是说只涨岁数不涨记性的人以靠混年头就能来提款的。
57、你一旦发现自己常常输的是时间而不输钱时!这就告诉你,离赢家的门槛就不远了。
58、求人不如求己,这个挂在嘴边浅显易懂的道理在我炒股五年后才领会到真正的含义。这也说明自己太无知,国际歌词早就告诉的明明白白。
59、炒股是艺术不是科学,今天的成功经验也许过些时候就是失败的定律。今天的失败教训过些时候就又可能是成功的法宝。一句话:没准!主要是因为你正用,庄家有时就反用,你反用庄家就正用,尤其同一个炒股软件两家同时用效果更加明显,出现双赢局面那是偶而与侥幸。
60、炒股高手一定是具备有自己的交易系统,而且是有稳定的准确率。这个稳定性来源于:个人的无意识,意识到,做到,做好。这中间是由于坚持而形成了习惯,习惯又变成了融会贯通。整个过程是直觉,本能,无招,大成的过程。
61、一个人好的交易系统,是经过多年不断地在痛苦的思考,提炼,再思考,再提炼的循环过程。也就是时时在保养,年年在保养。一旦不保养就会失效的。
62、好多人成不了高手是悟性不足,韧性不够所以成为不了赢家,也许是一辈子。
63、想做高手是痛苦的,需要毅力,更是孤独的,因为高手每天都在否定自己而要适应市场
64、没有既能在振荡市中赚钱又能在趋势行情中获利的交易系统。
65、一年分四季,各个季节需穿不同的衣服。我有三种选股方法,它们是适应在大盘的底部,中部和顶部。
66、看高手不要看他怎么赚钱,最好能够看到他是怎样应对输钱的,看他是怎样止损和止盈的。
67、我认为炒股其实并不简单!说简单的人,就好比看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就这么简单!看到了表面,看到了现象却没有看到本质。
68、要让我说炒股简单,我说有两点,一是请一位好老师,二就是勤奋。这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69、炒股千万不要与人攀比,容易搞坏心情,只有认真反思自己,大彻大悟!有的对于别人来说是好机会,而对于自己可能就是陷阱,只赚属于自己的钱。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争着抢着夺着也白搭!看看自己的交割单就是自己的老师。
70、不要迷信那些夸夸其谈每周都能买到涨停板的人,其实他的业绩是一塌糊涂,赔的可能比谁都惨!
71、不要跟随天天在预测大盘走势的人,他一是故弄玄虚炫耀自己,二是他另有企图,背后干些偷鸡摸狗的事。
72、抄底就是炒人气崩溃,等到交易所门可罗雀,让人伤心绝望到极点的时候,营业厅每天只来那么几个人就可以大胆抄底了。所以,抄底就是门可罗雀,逃顶就是人满为患。准确率虽然相当高,可是大多数人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因为都套的死死的,没有钱等待解套。
73、我认为股票市场不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现在经济不好,不能买进,或是等到所有利空都去尽以后,再买也不迟。所以,大家在家等着看报纸,看电视,确定经济已经转好才开始买股票,我说这时已经晚了。我们应该做到在极度悲观的气氛中,乐观地重仓进场。
利用财报之跳空下跌的机会捞好股
本季度财报之后当天或者第二天有某些“好”股票跳空下跌。为什么跳空下跌?
(一)从基本面上解释可能是财报比预期差,
(二)从技术面上解释也有可能是庄家在杀止损单。
“技术分析”教科书通常是教大家把止损单通常会设在同时间级别的前一个低位之下。造市商”Market Maker” 想低价买入散户的股票,可以选择直接跳空开盘。吃掉止损单,然后再拉回。华尔街有没有阴谋论?信则有。炒股教科书是谁出版的?想想。
本贴还要讨论怎样用均线和 Stochastic 指标去找支撑,接住飞刀。
(一)用 Stochastic 指标,默认的参数12-3-5。通常在20以下属于“卖超区”;
如果 Stochastic 指标以很快的速度跌入卖超区,再从卖超区 V 型反弹,有可能是一个买点。
本贴的四个K线图,用绿色圆圈标出了符合这个描述的可能买点。目测有效。
这是不是马后炮?你说是就是。
(二)用均线,看中期均线或者长期均线,在趋势中都有可能成为回调的支撑位。
均线的参数看个人喜好,有 5-10-20, 或者 20-50-200,或者 9-34-100。
不要问为什么,只是习惯,没有为什么。
(三)结合均线和 Stochastic; 二合一增加概率。
=================================================
好了,我们先来复习 Stochastic 指标,看截图省略2万字:
1)Stochastic 属于震荡指标,默认参数 12, 3, 5 (类似 KDJ);
2)所谓震荡指标(Oscillator) 意思是该指标在一个范围内0-100来回震动。
3)大于 80 属于“买超区”,有回调向下的可能;
4)小于20属于 “卖超区”,有反弹向上可能;
5)上文提到从卖超区 “快速的V型反弹”,什么是才是快速?这个只能靠多看图去理解。
=================================================
学完 Stochastic 马上再看几个实例:
从 CL “高露洁” 的日线图看到,
1)2017-1-27 财报之前股价遇到 100天均线的阻力。
2)财报之后直接跳到黄色支撑线之下,扫走所有止损单。
3)跳空下跌两天后,Stochastic 在卖超区 V 型反弹;股价开始反弹
从 SBUX “星巴克” 的日线图看到,
1)2017-1-27 财报之后直接跳到红色100天均线之下,扫走所有止损单。
2)跳空下跌5天后,Stochastic 指标在卖超区 V 型反弹;股价开始反弹
从 AMZN 亚马逊的日线图看到
1)2017-2-3 财报之后跳空下跌
2)跌了两天到绿色中期均线开始“平走”
3)Stochastic 从卖超区 V 型反弹;股价开始反弹
从 SYY 小时图可以看到
1)2017-02-06 开盘前出财报
2)开盘后连跌3个K线,“暴力洗盘”
3)Stochastic 从卖超区 V 型反弹;股价第二天跳空开盘
=====================
本技术贴纯属马后炮。抄底之后是继续下跌或者马上反弹要看天意和个人造化。
这里说的所有股票不代表投资意见,风险自负。
最新机构仓位 观感 ZT
作者:gougouzhou2
今天是机构13f deadline, 对我等小散,对公司把握度不高的,无疑是看看大佬们的动态。小面我就我关注的几个hedge fund 写些总结
伯克希尔-巴菲特:重重的加仓 aapl 和 航空业。 巴老真心牛!持股50个不到,top 25 持股无一减仓。什么量化交易,都是渣渣。老子就是有钱,买买买!启示:航空业标准的周期性行业,结合a股最近的航空走强,周期反转概率很大。 港股 航空还在底部,可以买!
SOROS-索罗斯:大佬继续看空股市,尤其看空新兴市场。持仓多以公司债券为主,大佬虽然去年亏了百分之十,不过有着凡人难以企及的对政治局势的敏锐度。美股连创四天新高,似乎是在打脸。不过也提醒我们现在不是贪婪的时候。
BAILLIE GIFFORD & COMPANY: 是一家历史悠久苏格兰hedge fund, 个人认为实力和前面两个大佬一个级别,擅长发现成长股。top 10 持仓:全是中国股民耳熟能详的公司:。 对于成长股:只要他不减仓,小散我等就不用恐慌(不恐慌只的是:不恐慌这家公司不行了,并不是说股价)。大佬也是任性,加仓了 英伟达 nflx 。英伟达第一次介入是去年一月,但是我注意到是从去年三季度加仓到重仓的。看看英伟达的走势,我等小散有无魄力?值得一提的是 最近一年,大佬一直在加仓 baba 和 携程,开始减仓亚马逊。在我看来baba和amazon 是直接的竞争关系。不管从电商还是云技术都是世界top 1 和top 2。启示:精明的英国人总体还是看好美国(ilmn,tsla,fb),中国只看好互联网企业。想要投资中国一线互联网的,美股推荐kweb a股推荐中国互联的etf。
高瓴资本(hillhouse): 可以说是美国最大的中概股hedge fund(不仅仅局限于中概),基金经理是大名鼎鼎的张磊。重仓jd,最高达到过75 pecent 左右,经过两年的观察,只要jd股价达到28就会减仓。接盘的自然是 walmart。最近两个季度加仓了 wuba, bidu, ESGR(这货是啥)。减仓了jd 和携程,携程从估值上看肯定不便宜,但是有着美好的前景。因为priceline 和baidu间接持有ctrp,估值相对便宜,所以增持这两个股票。but anyway, jd 仍然占60 percent。
桥水(bridgewater):著名的全天候策略就是这货搞得,持有的多是etf。与索罗斯不同,他们极度看好新兴市场,尤其看好巴西。新型市场的仓位过去三个季度一直在增加。 整体来看,美股估值已经过高,但是涨势还会继续持续。现在不是贪婪的时候,想要大力做多的同志么注意对冲市场风险。中概推荐:baba(估值合理,成长大有前途) bidu(估值便宜,成长暗淡) ctrp(估值贵,成长广阔)。中概其他的一些小股票,虽然便宜但毕竟不是美股主流,可以买,前提是能耐的住寂寞,不加杠杆,分散持仓,推荐有(sfun,vnet,kndi,noah)。
交易风格决定成败 ZT
100位做短线的人中,有10位能存活下来。
这就是著名的1:2:7原则!
某博客上发布了一篇题为《客户期货盈亏交易数据分析–揭示期市真经》的文章。
觉得里面的分析统计数据极具说服力,所以转载并收藏与此,以供分享和警示!
一朋友在一大型期货公司担任风控总监,平日接触客户交易资料较多,最近他做了个关于亏损来源的报告,报告很长,其中最精彩的就是对客户交易数据的分析(数据周期是最近3年).摘录几个来分享一下:
一、赢利的客户中,85.2%的赢利来自于5单以内的赢利,扣除掉这5单,这部分客户的大多数都是亏损。这5单的特点:持有日期基本上都在2个月左右,基本上都是单边市场。
二、每日平均交易10次以上的客户,3年平均收益率是-79.2%。每日平均交易5次以上的客户,3年平均收益率是-55%,每日交易1次以上的客户,3年收益率是-31.5%,每日平均交易0.3次以上的客户,3年平均收益率是12%;每日平均交易0.1次的客户,3年平均收益率是59%。
三、所有止损的单,如果不平,有98.8%的概率在未来2周内扭亏为赢。
四、所有止赢的单子,如果不平,有91.3%的概率在未来2周内实现更大的赢利。
五、所有客户的收益率呈现接近正态分布,很遗憾,这个正态分布的均值是-14%。
所以,结论对大多数人而言是残酷的(除非你是天才):
第一、一般人进入这个市场都是错误的。
第二、频繁的交易,基本上判了你死刑。
第三、不要盼望你能在高抛低吸的短线交易中获胜,更不要靠直觉来炒期货,恐惧是亏损的最直接原因。
第四、想要获利,你可以参考这个方法:耐心等个机会,一把砸进去,不止赢止损,长线持有,让利润去奔跑OR暴仓。
分析做完了,数据摆在这里。
就好像一份行情调研报告一样,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甚至有些人看不懂,有些人却因此捕捉到了大机会。
那么你呢?
面对眼前这两份残酷现实的调查数据,今后,该做些什么?
如果亚当和夏娃是老中?
ERTrack 精选贴:
ERTrack Post 精选:
1)ITA Break out:
2) NVDIA update before ER
3) 现在是时机做空大盘了吗?
4) 财报策略简单分类
5) stock picks and update By SEED
如果你听了1), 你可能抄底了 LMT TDG
如果你听了2 , 你不会误信分析师忽悠的NVDA 季报会上涨15%而在ER 前追高NVDA
如果你听了3 ,你本周不会去做空大盘
如果你听了4 , 你会卖Call 保护你的NVDA 的下跌空间
如果你听了5 , 你会买入FNSR 和 LITE 而不是当时追高NVDA
没有什么方法能100% 准确, 我认为66% 准确的方法就是非常不错的了,但各人使用的效果会很不同, 有些人用66%的方法确总是错,只能说明用的人的正确率低于50%; 这种情况下参考别人的信息就没什么用, 必须自己提高基本功- 分析和判断能力,如果别人给出误导的信息,而你可以用它赚到钱, 恭喜了, 你的基本功可以让你以股市为生了。 远离无知(也许是无良)分析师(附图) ,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