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个股
苹果到底怎么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宇晨专栏] 2019年1月7日, 星期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苹果老大蒂姆·库克在一月二日发布了一封给苹果股东的公开信,主要内容是下调销售额的预测。苹果股票在去年10月初的高点到年底已经下滑了32%。 库克的信导致股价又跌了10%。
这是苹果16年来第一次发布业绩预警!
库克首先怪的是中国的宏观经济,声称苹果虽然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有所警觉,但仍旧低估了放慢的幅度。尤其是新款的iPhone XS,XS Max和XR卖不动,直接导致了销售额的萎缩。
撇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因素,苹果更深层的问题似乎是iPhone在中国市场缺乏根本的竞争力。其一,在中国以外的市场,iPhone最大的竞争力来自软硬件的绑定,即用户习惯了iOS平台上各种应用程序,因而换手机时继续买iPhone的比例高达80%以上。但在中国因为最流行的App,比如微信,支付宝等等都是跨平台的,用户对苹果手机的忠诚度大大低于其它市场,只在50% 左右。其二,苹果手机在进入中国市场后的若干年都被认为是“高大上”的品牌,大家大概还记得五颜六色廉价版的5C在中国市场败走麦城的历史吧。这种靠“忽悠”的营销策略在中国市场成熟后已经很难左右大众的消费心态了。中国用户手拿华为,三星等品牌的手机显然不再会感觉低人一等了。
苹果的失策也体现在其型号策略。2017年九月时苹果推出了iPhone 8和8 Plus,随后11月份推出了iPhone X。X的销售很快弥补了疲软的iPhone8和8 Plus的销售。可见苹果的目标用户实际看好的仍旧是其旗舰型号。尤其在中国市场,就像是老板请客,员工都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斗换星移2018年九月,苹果首先发布的是XS和XS Max。两个月后推出“廉价”版的XR。顺序和2017年刚好相反。但XR的销售业绩远未达到预期。这似乎说明苹果对其目标用户的需求有严重误判。与其每两年推出一个旗舰产品,中间夹一个“不怎么滴”的型号,或许苹果干脆就每两年发布一个真正有创新的型号。
听说库克2019年的新年决心 (New Year Resolution) 是Make Apple Great Again (让苹果重创辉煌)。辉不辉煌俺不知道,他第二天就成功地“重创”苹果股价了。您的新年决心呢?已经过去一个星期了。如果您还没有放弃您的新年决心,那您不能怪俺没给您足够的时间。🙂
Source: Ben Thompson, Stratechery
— E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逼可以没有素质,吹牛一定要有内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近的专栏发文:
20190106 投资分析
有许多市场广度指标是看市场在做底部。比如cyclicals和标普的forward P/E比,是自1980年以来的低位。
过去两个月中,上市公司高管只在不断地买,和2018年夏天的不断卖出成反比
SPX Trailing 12-month PE is 16.9. This P/E ratio is below the 5-year average (19.3) and below the 10-year average (17.4).
SPX 小时图 目前标普是看反弹,反弹的极致可能是2700
SPX周图
下面这张是标普5000交易日为周期的k线图
SPX的两种可能走法
SPX 历史上200周均线做为1962和1987年调整的底部支撑
DIA Dow Industrial Index has recovered from the oversold position. This week will tell the bull/bear strength.
BTC 应该在1月9日左右头肩底突破 (转自Peter Brandt)
LTC头肩底突破 (转自Peter Brandt)
AAPL 苹果历史上的调整周期
给多少钱你才愿意一年不用脸书/微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宇晨专栏] 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毫无疑问,社交A屁屁已经全面渗透到几乎所有人的吃喝住行和感情生活。那么,怎样才能量化这些社交工具的真正价值呢?
搞过营销规划的都知道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是要确定目标顾客愿意出什么价买你的产品。但这对微信和Facebook这些免费的社交工具并不适用。所以要量化这些社交工具的价值,问题要反过来问:给你多少钱你才愿意放弃使用社交工具?
有几个 (闲的没事干的) 经济学家就搞了一个这样的试验。他们设计了一个投标拍卖 (因为是出价最低的赢,是不是应该叫拍“买”?)。据称是撒的真钱,而且赢家真的要停用Facebook。为防止有人窜标或故意放水,他们采用的是所谓的“次价投标拍卖”,即出最低价者赢标,但收到的补偿是第二低的人投的标价。
他们组织了三组这样的拍买。第一组参加者均是大学生。停用Facebook一天的平均竞标价格是$4.17,三天$13.89,一星期$37。以此类推,这些大学生停用Facebook一年的补偿金在$1,511和$1,908之间。第二次拍买的参加者包括大学生和成年人。时间段上他们只被问到多少钱愿意停用一年,大学生的平均竞标价是$2,076,而其他成年人则是$1,139。显然年轻人对Facebook更依赖。第三个拍买试验是通过亚马逊的土耳其机器人平台 (Amazon Mechanical Turk)进行的,试验显示平均竞标价是$1,921。
这些拍买试验的结果当然不表示Facebook就可以照单收费,而且我个人觉得这些试验与现实还是有很大差距,但是大致把Facebook的价值锁定在一到两千块钱一年。
那么,给你多少钱你才愿意一年不用微信?
Source: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07101
— E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逼可以没有素质,吹牛一定要有内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近的专栏发文:
2018最火的游戏 – 没有之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宇晨专栏] 2019年1月2日, 星期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圣诞元旦偷懒了两个星期没写,我可以把这叫做“两dan一休”吗?今天恢复这个专栏。
新年伊始,听到看到的基本上都是负面新闻,美中贸易谈判仍旧没啥进展,大部分美国政府仍处于关闭状态,苹果大幅降低季报预测预示不但是美国股市恐怕是全球经济都在放缓。何以解忧,唯有杜(游)康(戏)。
据说经济不好的时候有两个指数会飙升:申请读MBA的人和玩游戏的人数。前两天我问一个朋友十来岁的孩子现在哪个游戏最流行,他毫不犹豫地告诉我是Fortnite (堡垒之夜)。今天Techcrunch报道该游戏的开发商Epic Games在这个游戏上今年赚了三十个亿,不是销售额,是净利润,而且是美刀。唉,看来我人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入错行了。
没听说这个游戏的人(aka, 稀有不被保护动物),我来简单介绍一下。Fortnite游戏主要有两款模式:合作射击生存游戏Fortnite: Save the World (堡垒之夜:拯救世界) 和大逃杀游戏Fortnite: Battle Royale (堡垒之夜:大逃杀)。游戏本身是免费的,公司大部分的收入来自玩家花钱买装备。据称全球现在有两亿人玩这个游戏,估计大部分是青少年和大学生。
腾讯2012年时投了3.3亿美元给Epic Games,获取了该公司40%的股份。该公司的市值在三个月之前的估计是150亿。2018年夏天Fortnite登陆腾讯平台,但到目前为止还未开放充值功能,也就是说该游戏在世界上最大的游戏市场还没有赚到一分钱就已经取得了这么大的非凡业绩。中国政府上星期宣布在冻结了九个月之后,近期会发布第一批得到批准的游戏。虽然现在还不知道Fortnite是不是在被批准的名单上,这无疑对依赖游戏收入的腾讯是个好消息。
新年第一篇选的这游戏的题材是祝愿大家2019年天天都开心愉快。人生是游戏,不必太认真。
Source: https://techcrunch.com/2018/12/27/epic-fortnite-3-billion-profit/
/E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逼可以没有素质,吹牛一定要有内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近的专栏发文:
星巴克 vs. 奶茶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宇晨专栏] 2018年12月13日, 星期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星巴克在美国本土的增长基本是呈饱和状态。2018年,星巴克的店均销售增长率只有2%,低于去年的3%和前年的6%。今年星巴克在美国新开了300个店,减去关掉的150家,实际增加的只有150店而已。相对在美国的14,000家店,这点增长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增长率主要来自开新店。前段时间看到过的报道记得是说星巴克在中国每15个小时开一家新店,总店数已经达到3,500上下。但是,店均销售额虽然第四季度扭转了上个季度的负增长,但好像还是有点挣扎的,而同时营运成本也有上涨的趋势。这些更加促使星巴克重新考虑在中国甚至全球的增长策略。
四个月前,据星巴克的网站发布的消息,星巴克和阿里巴巴达成了新零售合作协议,简单地说就是通过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和盒马外卖派送星巴克的产品。同时合作的深度还体现在通过阿里的新零售生态环境,包括淘宝,天猫,支付宝,口碑等数字化营运平台打造消费者的一店式个性化的体验。
在美国,今天的消息是星巴克正和UberEats合作推出外卖派送服务。但显然缺乏类似于阿里巴巴的新零售理念的深度。可谓一方土养一方人。美国消费者的环境和习俗和中国有天壤之别。就像移动支付在中国被全面接受,而在美国的渗透率慢似蜗牛。新零售的概念从理论上讲应该也是美国市场的方向,但是实施的过程和速度都会很不一样。
星巴克目前一个最大的挑战是一天内销售额主要是集中在早上 (至少美国是这样)。为了推动下午的生意星巴克做了很多促销活动,但从我个人的体验感觉这可能并不是很成功。
最近在我住的附近好像一夜之间冒出好多奶茶店。这些奶茶店简洁的装修风格明显是针对年轻人。奶茶店和咖啡店感觉上是互补的,下午和晚上的生意应该比早上要好。或许星巴克可以开始卖奶茶?在中国可以跟京东谈谈合作。(这个梗是不是太冷了?看懂的请举手! 🙂
— En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逼可以没有素质,吹牛一定要有内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近的专栏发文:
英伟达 (Nvidia) 的完美风暴,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宇晨专栏] 2018年12月12日, 星期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译自:https://techcrunch.com/2018/12/12/nvidia-perfect-storm/
有着半导体行业天之骄子之称的英伟达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市值几乎折半,其股价从10月1日的$289.36这个星期跌到了$150以下。再次证明高科技行业的风云变幻只在眨眼之间。
尽管如此,像英伟达这样规模庞大且产品在半导体行业至少是某些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公司怎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废掉了呢?
众所周知,英伟达的传统强项是图像处理芯片。在电子游戏和其它需要复杂图像处理的应用 (比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英伟达占有强大的竞争优势。但是这个市场相对较窄,英伟达的发展策略是追逐其它需要强大并行计算能力的应用,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驾汽车和虚拟币。英伟达的销售额从五年前一个季度大约十个亿增长到三十个亿,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币圈对其芯片的市场需求泡沫。随着虚拟币的崩盘,这方面的生意一夜之间几乎全部蒸发了。
第二个原因是英伟达被迫跟自己的顾客竞争。近期不少公司,包括苹果,亚马逊,谷歌和脸书均宣布了自主开发芯片的战略。虽然目前这还没有形成直接的威胁,但对前景的担忧毫无疑问反映在股价上。
第三,中国市场占英伟达年销售额的五分之一。中美毛衣战带给英伟达是双重打击,一方面美国有可能将芯片列入出口管制的产品,另一方面,为减少对美国的依赖,中方自主开发芯片虽然不见得能很快见效,但是对英伟达中长期的增长潜能的负面影响是肯定的。
所以,虚拟币,顾客,和毛衣战三个因素形成的完美风暴导致了英伟达最近股价萎靡不振的结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逼可以没有素质,吹牛一定要有内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近的专栏发文:
为什么谷歌搜索“Idiot” (傻冒)的结果全是特朗普的头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宇晨专栏】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谷歌老大桑德尔·皮蔡 (Sundar Pichai) 今天在国会出席听证会,回答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的质询。所提问的议题包括:
- 谷歌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努力和所谓“蜻蜓计划”的历史和现状;
- 谷歌搜索结果是否有政治偏向,是否有人为操纵;
- 谷歌怎样收集个人数据,搜集那些数据,任何保护用户的隐私。
针对众议员们对谷歌在中国问题上的质疑,皮蔡强调谷歌搜索引擎现在并没有重返中国市场的计划 (关键词: “现在”)。他承认谷歌一度有上百人的项目组研究开发满足中国审查要求的搜索引擎。针对议员们认为谷歌在这方面的努力是破坏人权的说法,皮蔡打了一个擦边回应,他认为探索民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是谷歌的职责,言外之意谷歌重返中国市场尽管会协助言论审查,但仍将会给民众带去更多的机会获取信息。
问到谷歌是否通过操纵搜索结果支持保守派,皮蔡解释说谷歌给数以亿计的网页编排索引,将关键词与索引比较,然后根据200多个因素,包括相关性,新旧程度,流行程度和其它因素决定搜索结果。个人完全不可能恶意修改搜索结果。包括皮蔡本人也不能消除那些攻击他的网页。
说到搜索关键词“Idiot” (傻冒),为什么显示的全是特朗普的头像。这可能是有人“发动群众”制造大量的关联网页,即所谓的“谷歌轰炸” (Google Bombing)手段。
从这次国会质询,还有先前对脸书和其它高科技公司高管的质询,估计2019年肯定会通过有关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的立法。这一方面欧洲已经走到前面了。似乎美国业界和政界都已形成共识,效法欧盟相关的法律。
三个半小时的质询,众议员的问题往往是为了表达他们自己的观点,而非真正想要得到一个满意的回答。泛泛地说,美国两党一般都是对着干的。基本上是坚持两个凡是 – 凡是民主党赞成的共和党就反对,凡是民主党反对的共和党就支持。反之亦然。但在两个问题上,两党的立场几乎是一致的:对隐私权的保护,和对中国关系的策略。
附上两张花絮照片。
第一张是有人手持一张抗议谷歌中国策略的标语牌,此人很快就被请了出去。另一张是一个人打扮成大富豪 (Monopoly) 游戏人物。英文Monopoly也可意指“垄断”,他也是在抗议。此人已经是第二次出现在国会听证会上。看来美国需要进口中国的人脸和步态识别技术才能对付这样的捣蛋分子。LOL
Source: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live-blog/2018-11-30/google-ceo-sundar-pichai-testifies-before-the-house-judiciary-committee?srnd=premiu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逼可以没有素质,吹牛一定要有内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近的专栏发文:
美拟实行对中国全面的高新技术出口管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宇晨专栏] 2018年12月10日, 星期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商业部最近提出将一系列高新技术列入出口管制的名单。这意味着这些限制如果生效的话,中国在包括自驾汽车在内的众多高新技术的发展将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目前该建议正在争求公众意见。截止日期为12月19日。
百度,小鹏汽车和其它中国致力于自驾汽车研发的公司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包括Nvidia在内的芯片公司和其它传感器厂商。比如85%的中国自驾汽车研发公司采用Velodyne开发的激光探测与测量 (lidar)传感器。
该建议同时也会影响持中国护照的留学生在任何美国的研发高新技术领域的公司就职。
美商业部的建议包括以下14类,共几十种有关的新技术:
- 生物技术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 定位,导航,和定时技术
- 微处理器技术
- 先进的计算技术
- 数据分析技术
- 量子信息和感应技术
- 物流技术
- 增材制造
- 机器人
- 人脑–电脑接口
- 高超音速
- 先进材料
- 先进监控技术
由此可见,虽然目前占据眼球的是围堵华为,美国的计划其实远大于一个华为!再发展下去,冷战时期的巴黎统筹委员会是不是也要死灰复燃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逼可以没有素质,吹牛一定要有内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近的专栏发文:
为什么米国政府对F7有这么大的疑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宇晨专栏] 2018年12月6日, 星期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以说F7近年来一直没离开过聚光灯,尽管任总多次高调地宣称他是很低调的。
美国对F7的怀疑至少有七八年了吧。2012年,米国国会情报委员会还发布了一份60页的报告《中国电讯公司华为和中兴对美国国家安全的若干问题》。这个报告发布后的六年内,好像并没有任何公开的调查,也没有发布新的证据。所以坊间也有说法,要么采取行动,要么闭嘴 (Put up or shut up)。
这次把任总的千金抓了,看来是脱下手套,来真格的了。
根据上面提到的米国国会情报委员会的调查,和伊朗的交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它指控包括盗窃知识产权和充当中国政府的间谍等。该调查分了两大部分: 1) 收集和分析有关F7和26公开的信息,包括这两个公司的历史,运营,财务,以及他们和中国政府和党的关系; 2) 了解审核米国情报部门的工作从而确定米政府是否投入了足够的相应资源。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个调查还是应F7的要求。2011年2月,华为发表了一封给美国政府的公开信,否认米国政府对其公司及产品的安全顾虑,呼吁米国政府对其营运活动进行全面调查。显然,F7当时相信通过全面的调查,米国政府可能会解除对其的怀疑。2011年11月,米国国会情报委员会正式开始这个全面的调查。
俺看了这个报告,其结论和建议似乎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委员会不满意两公司的配合,认为两公司没有提供足够的证据可以解除米政府的顾虑,而非掌握了多少真实的证据。比如,对F7的调查的前五个发现是:
- 未能提供完整的有关公司结构和决策流程的信息,依赖于中国政府的支持;
- 未能解释和中国政府的关系,对依赖于中国政府支持的否认是不可信的;
- 承认公司里建有党支部,但未能解释党支部是代表党干啥的,或谁是党支部成员;
- 公司的历史信息表明和军队有关联,但未能提供关于这些关联的具体细节;
- 未能对中国政府在1999年对公司逃税问题的调查提供相关的信息,也说明公司拒绝透明化。
如果这些也是事,那中国大概没有一家公司米国可以做生意了。米国鬼子真有点图样图森破啊!
俺不是为F7开脱什么,只是觉得这个调查过程不排除先入为主,有罪推论的因素。换句话说,调查展开之前已经形成了结论,当调查得到的证据不足以支持该结论时就抱怨两个公司的不配合。
离这份报告发布又过了六年。拖了这么长时间,却没有公布任何实质性的证据,无非有两个可能: 1) 米国并没有掌握对F7各种指控的真实证据; 2) 整个案子太过复杂,要把各方面的情报综合起来,米国政府智商有点不够用。
喔,F7的来源。Hua Wei的字头HW也是夫妻 (Husband-Wife) 的字头。26是华为对小弟ZTE的蔑称,据说来源于叫人家二流子,另外Z是第26个英文字母。毕竟是全球化公司,英文不错。LO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逼可以没有素质,吹牛一定要有内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近的专栏发文: